技术文章/ article

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ISO 2248柔性屏折叠测试设备

ISO 2248柔性屏折叠测试设备

更新时间:2025-08-08      浏览次数:115

柔性屏技术近年来逐渐走入大众视野,从可折叠手机到卷曲电视,这类产品的核心挑战之一在于屏幕的耐久性。如何确保柔性屏在反复折叠后仍能保持稳定性能?这就离不开一项关键测试——ISO2248标准下的折叠测试。而支撑这项测试的专用设备,正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主角:ISO2248柔性屏折叠测试设备。

1.柔性屏为什么需要专门的测试设备?

传统液晶屏幕的测试方法显然不适用于柔性屏。一块需要折叠数万次的屏幕,面临的机械应力、材料疲劳等问题远比固定形态的屏幕复杂。ISO2248标准正是针对柔性屏的折叠寿命制定的国际通用测试规范,而对应的测试设备需要模拟真实使用场景:比如屏幕折叠角度(通常为180°)、折叠速度(如每秒1次)、环境温湿度控制等。没有这样的设备,厂商就无法量化评估屏幕的可靠性。

2.测试设备的核心功能分解

这类设备通常包含三个核心模块:

-机械运动系统:通过精密电机控制折叠机构的开合,确保每次折叠的角度和力度一致。

-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屏幕的电阻变化、亮度衰减、折痕深度等参数。

-环境模拟舱:可调节温度(如-20℃至60℃)和湿度(30%至90%RH),测试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屏幕表现。

曾有工程师打趣说:“它就像一台‘无情的手’,用相同的动作反复折叠屏幕,直到找出它的极限。"

638902428129222562404.jpg

3.测试中可能暴露的问题

通过长期测试,设备能帮助发现一些潜在缺陷:

-折痕区域的像素点失效:部分OLED屏在折叠5万次后可能出现局部亮斑或暗线。

-铰链处的涂层剥落:某些纳米级涂层在低温环境下容易开裂。

-柔性基板分层:多层复合材料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可能分离。

这些问题如果不提前发现,消费者实际使用中可能面临屏幕失灵、显示异常等困扰。

4.设备的技术门槛在哪里?

研发这类设备并非易事,主要难点在于:

-动作精度要求高:单次折叠误差需小于0.1毫米,否则会影响测试一致性。

-多参数同步采集:需要同时处理力学、光学、电学等数十项数据。

-长期稳定性:设备自身要能连续工作数月不出现机械磨损导致的参数漂移。

638902428090315829786.jpg

国内某实验室曾公开过一组数据:他们的测试设备在连续运行200万次折叠后,机械结构的定位偏差仍控制在0.05毫米以内。

5.测试标准与实际使用的关系

消费者常问:“实验室测10万次折叠,等于我能用多少年?"这其实涉及换算模型。以每天折叠100次计算,10万次约等于3年使用周期。但实际中还需考虑:

-用户折叠力度差异:有人习惯快速甩开屏幕,有人则缓慢展开。

-携带时的意外压力:比如放在包里被其他物品挤压。

因此厂商通常会留出20%-30%的安全余量。

6.未来技术演进方向

随着柔性屏应用场景扩展(如车载卷曲屏、可穿戴设备),测试设备也在升级:

-多向折叠测试:从单一轴心折叠发展到Z型、卷曲等多形态测试。

-动态负载模拟:在折叠过程中加入振动模拟移动场景。

638902428064846793100.jpg

-微观损伤监测:通过AI图像识别提前发现肉眼不可见的微裂纹。

这类设备的迭代,某种程度上正在定义柔性屏产品的质量基线。从实验室到消费者的口袋,每一块经受住考验的柔性屏背后,都有这些“钢铁考官"的严格把关。

0769-81330059
扫一扫
加微信
版权所有©2025 东莞市德祥仪器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22155405号   sitemap.xml   技术支持:仪表网   管理登陆

TEL:0769-81330059

扫码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