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articles
联系电话:0769-81330059
在太阳能利用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光伏组件作为核心部件,其长期运行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发电效率与系统寿命。光伏材料在户外服役期间,持续暴露于太阳辐射之下,其中的紫外线成分对封装材料、背板、胶膜及表面涂层等具有显著的老化作用。为评估这些材料在实际使用中的耐久性,实验室常采用光伏材料紫外加速老化试验箱进行模拟测试。本文将围绕光伏材料专用紫外加速老化试验箱的技术原理与应用进行探讨。
光伏组件的设计寿命通常在25年以上,其关键材料需具备优异的抗环境老化能力。尽管可见光和红外辐射对组件有热效应,但紫外线因其能量较高,更容易引发高分子材料的光化学反应,导致黄变、开裂、脱层或透光率下降,进而影响组件的电性能和结构完整性。
自然环境中的紫外暴露过程缓慢,无法满足产品研发与质量验证的周期要求。因此,通过人工光源在受控条件下加速紫外老化过程,成为评估材料稳定性的必要手段。
该类试验箱的核心在于利用特定类型的荧光紫外灯管,模拟太阳光中对材料具有影响的短波紫外部分。试验过程中,样品在设定的光照强度和温度条件下连续或循环暴露,以诱发材料的老化现象。
目前主流设备采用荧光紫外灯管,因其光谱分布可针对性地覆盖太阳光中对材料损伤较大的波段。常见的灯管类型包括:
UVA型灯管:其发射光谱接近太阳光在地面的紫外部分,尤其适用于评估材料在真实户外环境下的老化行为。
UVB型灯管:发射波长更短,能量更强,可加速材料的降解过程,常用于筛选材料或验证其极限耐受能力。
不同类型的灯管适用于不同的测试目的,选择时需结合相关标准或实际应用需求。
紫外光的输出强度会随灯管使用时间而衰减,若不加以控制,将影响试验的重复性。设备通常配备紫外辐射监测传感器,实时检测特定波段的光照强度,并通过反馈系统调节电源输出,确保整个试验周期内光照条件的稳定。
光照过程中,样品表面因吸收辐射能而升温,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材料内部化学反应的速率。设备通过加热系统和温度传感装置对样品表面温度进行监控,通常以黑板温度计作为参考,因其能较好地反映深色或吸光材料的实际温升情况。箱体内设有空气循环结构,有助于减少温度梯度,提升试验的均匀性。
为了更贴近实际环境的变化,紫外老化试验常采用循环方式运行。一个完整的循环通常包含以下阶段:
阶段 | 功能说明 |
---|---|
光照阶段 | 紫外灯持续工作,样品在设定温度下接受紫外辐射 |
黑暗阶段 | 灯管关闭,样品处于无光照状态,模拟夜间环境 |
光照与黑暗的时间比例可根据测试要求设定。例如,某些试验采用长时间光照后短暂黑暗的模式,以强化紫外累积效应。控制系统支持多步程序设置,可实现自动切换与连续运行。
组成部分 | 功能描述 |
---|---|
紫外灯管阵列 | 对称布置于样品上方,确保照射面的均匀性 |
样品架 | 可调节角度或位置,适应不同尺寸的试样安装 |
控制系统 | 提供参数设置、运行监控与状态显示,操作界面清晰 |
温度传感器 | 实时采集黑板温度或空气温度,参与温控调节 |
安全设计 | 具备过温保护、灯管故障提示、开门自动断电等机制 |
设备外壳通常采用耐腐蚀材料,内部腔体光滑易清洁,避免杂质对试验结果造成干扰。
光伏材料的紫外老化测试多依据国际或行业标准进行,如IEC、ASTM、ISO等体系中关于非金属材料人工气候老化的相关规程。这些标准对光源类型、辐照度控制、温度设定、试验周期及性能评价方法作出规定,确保测试过程的规范性和结果的可比性。
常见测试对象包括:
光伏组件用封装胶膜(如EVA、POE)
背板材料(如PET基复合膜)
表面减反射涂层
接线盒及密封材料
试验后通常通过外观检查、透光率测量、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评估材料的变化情况。
光伏材料紫外加速老化试验箱通过模拟太阳光中的紫外辐射环境,结合温度控制与循环暴露机制,为光伏关键材料的耐候性评估提供了有效的实验室手段。其技术重点在于光源的合理选择、辐照度的稳定控制以及温度的精确管理。在实际应用中,结合相关测试标准,科学设计试验方案,有助于全面了解材料在长期紫外暴露下的性能演变规律,为光伏组件的可靠性设计与材料优选提供技术支持。